“大家注意,清明、端午節不能互??鞓?,互道賀喜。普及點知識:快到端午節了,有不少朋友又要在互祝"端午節快樂!錯了!各位親:端午節不能互??鞓返?,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這天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江。五月初五是毒日,是個悲壯的日子,是祭祀日子。所以非遺專家楊廣宇教授說,要掃掃盲了,不是所有節日都給互??鞓?,如清明節、端午節!只能互送"安康”!好朋友們別再發錯了喲。“
端午快樂還是安康難倒了無數人,端午是一個祭祀節日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每月有三個五日,第一個五日就是“端五”。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記載:“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農歷五月正值仲夏,仲夏登高,順陽在上,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的好天氣,因此,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在過去人們心目中,端五是祛病除疫的節日,五月是整個炎熱夏季的開端,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故端午節又叫“五月端”。端陽節五毒肆虐,特別是抵抗力較弱的小孩子會帶來災難。因此,端午節要舉行各種祈福的儀式,祈禱平安,比如供奉祭祀祖先,打醮祈禱平安;每個人還要佩戴香囊香飾;庭院內外都要灑掃干凈,清除晦氣。端午傳統習俗有:蒲艾簪門,虎符系臂,灑雄黃水,飲雄黃酒,佩戴香囊等等,這些都是為了驅邪避毒,使身體康健。
端午快樂還是安康難倒了無數人,端午是一個祭祀節日

看了這些,你就會明白,端午節互祝安康,是因為過去極低的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人們害怕毒日給大家帶來災難,尤其對于那些有未成年人的家庭。但是現代人的生活早已經今非昔比,我們在節日期間延續這些古老的民俗和精神,當然也是為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說到底,春節放鞭炮也是為了趕跑怪獸年,祈求平安,我們既然可以說春節快樂,為什么不能說端午快樂呢?

那么,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賽龍舟?普遍的說法是為了紀念屈原。楚國大夫屈原,愛國為民,被讒言所害,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投身汨羅江。楚國人沿江苦尋屈原蹤影,又害怕江魚吃掉屈原,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是在晉代;到了唐代,粽子已成為節日和民間四季出現于市場的風味小吃;明清兩代,粽子更是成為一種吉祥食品。
端午快樂還是安康難倒了無數人,端午是一個祭祀節日

端午前后幾天,大江南北都要“賽龍舟”。賽龍舟在中國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關于龍舟競渡起源的說法,一說紀念屈原,二說是紀念吳國大將伍子胥,三說與越王勾踐有關,民間莫衷一是。南朝梁代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以及《隋書·地理志》都稱端午節龍舟競渡與紀念屈原相關,各地百姓比較采信為紀念屈原的說法。不論是何種說法,其文化核心都源于人們對于忠良的懷念,對愛國精神的肯定和對生命、生活的熱愛。

看及此,你會發現清明和端午是非常相像的兩個節日。清明本來是一個快樂的日子,但是因為紀念介子推,逐漸演變成了祭祀的日子;端午本意是除災避邪,但因為紀念屈原、伍子胥,也成了一個有祭祀含義的日子。古人的祭祀理念也是和現代人不一樣的,在過去無論是傳統節日,還是節日,生辰冥誕,各種日子都要進行祭祀,祈求平安。但是在現代人的生活中,只習慣于清明祭祀祖先了。

滄海桑田,人非物換。斗轉星移,時移世易。生活環境改變了,生活方式也隨之變化。但是中國人尊重傳統,熱愛生活,彼此關愛,祈愿祝福的精神沒有改變。

生活在21世紀的現代人,做事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師古而不泥古。那么,和現代生活相適應,我們還是不宜在清明節說快樂,畢竟在現代這是一個普遍的紀念先人的日子。但是端午節快樂也好,安康也罷,終究都是一種美好的祝愿,沒有什么顯著的分野。我們不要因為別人說端午節快樂而嘲笑別人沒有文化;也不要因為別人說端午安康就盲目信從,完全可以隨心隨性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