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清晨,如果你走進森林中,鳥兒在你周圍唧唧啾啾飛來飛去,忙著四處尋找食物,不一會兒,它們的嘴中就捕獲了一條小蟲子,吃得津津有味。這正應了一句俗語“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話的意思再淺顯不過了,意在激勵我們做事要趁早,早動手,早獲利。你勤奮努力,多付出勞動,就容易比別人多一些成功的機會。然而,讓我們回過頭來,細細探究一下這個問題,為啥早起的鳥兒就能有蟲吃呢,為啥它們不睡到日上三竿再捉蟲呢?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是什么意思(激勵我們做事要趁早)

這是因為清晨太陽尚未完全出來,氣溫還沒升高時,鳥兒的食物——昆蟲,還不能很靈活地運動。這些昆蟲由于前一天晚上呆在植物的花朵上、枝葉里,翅膀沾上了濕氣,露珠讓它們的翅膀變得沉重無比,它們自然不能飛行。這時候,這些活動能力較弱的蟲兒一旦被早起覓食的鳥兒遇見,就會被逮個正著,成為鳥兒們美味的早餐了。古人在天長日久的生活經歷中觀察到了這種現象,從而留下了“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俗語。其實在氣溫上升后的大白天,那些以昆蟲為主要食物的鳥兒也同樣有蟲吃,它們也還要捕食昆蟲填飽肚子,無非這時候昆蟲已經恢復了飛行能力,鳥兒抓起來就要多費點勁,多消耗些體能了。當然,為了減少消耗,鳥兒們也會在烈日下相應減少活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