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被人木棒打死,兒子隱忍二十年為母復仇,這不是影視劇情,這是真人真事。
2018年2月15日,在這舉國歡慶、闔家團圓的一天,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發生了一場駭人聽聞的謀殺大案。一名35歲的中年男子,殘忍地將村中王家父子三人全部殺害,其中一人的脖子幾乎被直接砍斷,而捅死他們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鄰居張扣扣。
案后,村里的人表示雖然害怕但也不覺得驚訝,只是嘆息一聲說道:“這個結果,早就猜到了。”
01.童年陰影,現實噩夢
1983年,張扣扣出生在陜西漢中一個貧苦農村家庭中,作為家里唯一的獨子,他深得父母的寵愛,雖然家庭條件比較貧窮,但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因此,張扣扣的童年算是生活美滿。
1996年,村里加工廠要外包,張扣扣的父親張福如看準了機會,決定承包,本來一切都按計劃進行著,沒想到,鄰居王自新插手了進來。他伙同村長,提前拿下了承包資格。因此,兩人大鬧。起初,雙方都不肯讓步,爭得十分激烈,最后經調節,雙方達成每人兩年制的輪換承包制共識,張福如顧及領里關系,退了一步,由王自新先干。不出所料,加工廠的確能賺大錢,不到兩年時間,王家就蓋了新房。張福如雖然心有不甘,但約定早已達成,他也沒說什么。
兩年很快就到了,賺紅眼了的王自新變了卦,他不想把工廠交給張福如承包,便偷偷的提前交了租金,又將工廠給承包了下來。這下兩家徹底結怨,張福如的妻子汪秀萍心里非常不甘,在村里經常人前人后辱罵王家人不守信,沒教養。兩家人隔得近,大大小小的吵鬧從不間斷。
1996年8月27日傍晚,汪秀萍跟鄰居王自新的兒子王正軍、王富軍因為一塊田坎發生了爭吵,王家人比較多,汪秀萍爭論不過,氣得用扁擔打了他們一下。王正軍見狀, 抄起一根木棍朝著她頭就是一棍,汪秀萍后腦被打中,應聲倒地,當場身亡。
命案發生后,有村民撥打報警電話,警方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調查,而為了能夠及時偵破這起案件,法醫決定對汪秀萍進行開顱驗尸。
從汪秀萍倒地死亡到警方封鎖案發現場再到解剖,這一段時間,張扣扣始終都站在母親尸體一旁,一顆仇恨的種子早已經在張扣扣的心里種下。
1996年12月5日,當地法院對該起案件作出了一審判決,法院認為,案件起因是雙方打架斗毆,所以王正軍被認定為故意傷害罪,而非故意殺人罪。王正軍因為當時年齡未滿18歲,屬于未成年人,雖然要承擔刑事責任,但依法可以從輕減少責任,最后判處有期徒刑7年,后又經改造減刑,只服刑了3年。
13歲的張扣扣不明白,母親明明被打死了,殺人者為什么沒有抵命。
02.“既然老天不公平,那我就自己找公平”
母親死后,張扣扣變得寡言少語,不愿與外人接觸了,讀完初中的他,在家待了一段時間后便外出打工了。不久,村里號召入伍參軍,從小就想當軍人的張扣扣回了家,但這次回家不是因為喜歡,而是為了報仇。當兵的時候,領導曾問起過他為何要來當兵,他回答是鍛煉身體,然后給母親報仇,部隊領導嚇得連續給他做了好幾天的思想工作。
退伍后,張扣扣四處打零工,生活過得非常艱辛,生活的難堪,他無處化解,仇恨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他時常想,要是媽媽還在,我會不會過的好一點?
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了幾年之后,2018年春節前夕,張扣扣回到家中,心生落寞。而鄰居王家不僅住上了洋房,還換了新車,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喜慶隆隆。張扣扣十分惱怒,那一刻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報復這個殺害母親的一家人。
2月15日除夕夜這一天,王家的老大王校軍和老三王正軍從縣城開車回到老家接父母過年的時候剛好被在自家樓上的張扣扣看見。雖然差了一個老二王富軍(王富軍在外面找了一個對象,過年時去了女方家里),但他覺得這個機會十分難得。
于是,張扣扣戴上帽子和口罩,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單刃刀,偷偷跟在他們后面尋找機會。終于,在王家兄弟回家的路上,張扣扣動手了。
當時王正軍只顧著走路,絲毫沒聽見后面的腳步聲。張扣扣快步走到他的身后,拿出尖刀就朝著王正軍的脖子抹了過去,王正軍還未來得及呼喊,就直接倒在了地上。在行兇過程中,走在最前面的王校軍絲毫也未察覺到任何動靜,張扣扣趁機拿起尖刀追上王校軍,朝著他的腰部就捅了過去?;艁y的他還沒反應過來,身上已被連捅了數刀。
殺害二人后,張扣扣拿著刀就朝著王家跑了過去。剛進王家,他就碰到了王自新,依然是先割喉,再補刀,而年邁的王自新根本做不出任何有效反抗。殺害王自新后,他顫抖著說道:“媽,我終于為你報仇了”。隨后從家里找來一桶汽油,將王校軍的汽車給點燃后,揚長而去。
本想直接去自首,可是突然想到自己已經有很多年沒在除夕看煙花了,于是,他選擇了先離開,傍晚,他偷偷的去了母親墳上,給母親燒了些紙錢。晚上,看著天上漂亮的煙花,一夜未眠。2月17日一大早,吃過父親親手煮的面條后,張扣扣來到了派出所投案自首。
2019年4月11日,在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的法庭上辯護員詢問張扣扣為何要殺害王家三人?他只說了4個字,為母報仇。
2019年7月份,陜西市中級人民法院下了最終判決。因故意殺人、故意損壞財物罪,張扣扣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死刑執行前,張扣扣對年邁的父親只留下了五個字:“爸爸,沒事的”。
結 語
張扣扣的故事,讓我們感到惋惜和同情,但他的行為絕不能鼓勵和宣揚。我們可以審視人性,但絕不能私自審判他人。張扣扣用自己的死再次驗證了“法不容情”的現實!
雖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冤家宜解不宜結,冤冤相報又何時了呢?”
生命任何時候都是寶貴的,不該被輕易剝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