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主要生活在中國四川、陜西和甘肅的山區。

分布于中國甘肅、陜西、四川,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秦嶺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縣是佛坪、洋縣,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太白、寧陜周至、留壩、寧強等。

大熊貓一般在山腹洼地、河谷、坳溝等地方活動,其生存環境一般為20度左右的緩坡地帶,這些地方土質肥沃,竹子生長繁茂,可以為大熊貓提供穩定的食物來源。到了冬天,大熊貓會逐漸往海拔低的地區移動,既可以避開寒冷地區,又能尋找其它種類的竹子食用。

大熊貓生性孤僻,一般有獨自活動區域,只有在交配季節才會與異性共同生活一段時間,所以大熊貓又有著“竹林隱士”的稱號。在野外,大熊貓99%的食物來源都是竹子,可供大熊貓食用的竹類植物差不多有12屬、60多種。
大熊貓生活在什么地方,熊貓的特點和生活特征

熊貓的特點和生活特征:體型肥碩似熊、豐腴富態,頭圓尾短。

大熊貓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氣稀薄,云霧繚繞,氣溫低于20℃。一些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野外大熊貓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處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勢等。人為的干擾是現今影響大熊貓分布的主要因素。

大熊貓成長歷程

大熊貓剛出生時,體重只有一百四十克左右,約是成年大熊貓體重的千分之一。剛出生的大熊貓皮膚是呈粉紅色的,并帶有稀疏的白毛。一個月內,它們慢慢長出黑色的耳朵、眼眶、腿和肩帶,變得更像大熊貓的模樣。

大熊貓出生五十天后,可以睜開眼睛,并開始長牙。三個月后,大熊貓可以慢慢的爬行一米左右。四個月后,大熊貓可以和媽媽一起玩耍。六個月后,大熊貓生長加快,逐漸鍛煉生存技能。成長為一只可愛的成年大熊貓,兩歲后離開母親,獨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