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一種殘酷的刑具。用刑時使受刑人伸腿平坐于長凳,將膝蓋系于其上,然后在腳跟下墊磚,愈墊愈高以逼供。

老虎凳的關鍵點在于反向彎曲人的雙膝關節而給人造成痛苦,所以對于老虎凳本身來說,穿鞋襪與光腳并不重要。但是,光腳卻有著諸多的好處:

1、可以對受刑者的雙腳加用其它刑罰。老虎凳本身的用刑過程很簡單,就是在受刑者腳后跟下逐塊墊磚頭,略顯單調,而加磚頭又有一定的限度,所以當用刑目的受阻,或是出于其他某些目的,可以對受刑者的雙腳用刑,以增加受刑者的痛苦并幫助用行者達到目的。

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老虎凳本身的用刑效果。雖然從理論上講,受刑者的腿腳只需要大腿與凳子綁好就行了,膝蓋以下都不需要再捆綁。

但是在給受刑者用老虎凳時,受刑者的雙腿、雙腳并攏得越緊,雙膝關節受力就越集中,也就會更痛苦。如果把受刑者的兩個大腳趾綁在一起,就會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樣就必須光腳。

3、受刑者在用刑過程中掙扎是每一個用刑者都不希望看到的情況,諸多影視作品中,受刑者身上一道道深入肌膚的繩子就是最好的證明。在穿鞋襪的情況下,無法固定受刑者的雙腳,而在老虎凳的用刑過程中。

長凳的一頭豎直安裝著一根木樁或者木柱,木柱與長凳的夾角呈垂直90°。用刑時需要在受刑者的腳下墊磚頭,所以長凳的另一端會事先放幾塊磚頭。

清代一些所謂講究的老虎凳上還附帶皮套,用來捆綁固定身體和大腿,腳下磚頭用的是青磚,還有專門夾住膝蓋、小腿施加重壓的木棍,衙門管這個叫無情木。

民國時期有些老虎凳的木柱呈十字狀,架子兩端有鐵制鎖扣,可以將受刑者的手腕固定在架子上,十字架的交叉上端位置正好對準受刑者的脖子,這里也會附帶系上繩索,用來纏繞勒住脖子。